2018/07/21 (Sat) 23:33
昔日忠烈臣子過伶仃洋零丁悽楚,今時八方遊客登伶仃島嬉水日曬。
珠海的一個小角落是個曾經生活過幾年的地方,這次隔了十多年再度踏上這片土地,為的不是去澳門
目的地是屬珠海市的外伶仃島,從香洲港出發70分鐘船程¥120,實際上離香港離島角落是到珠海的一半距離。
出發到高鐵珠海站,乘坐11路公交¥2大約50分鐘到達香洲港客運站(碼頭),就到達外伶仃島。
由於出發前一天颱風剛過境,海上風力不算小,揚揚落落晃吐了一船95%乘客
見識過了各種所謂古鎮的落後鄉鎮風光,來這邊也不需要期待有多少改善。
到了碼頭映入眼簾的就是一棟鄉村簡歐風酒店,以及一群來接人到各民宿的招待員。

這邊還樹了個文天祥像,簡単介紹了點他的事跡。
上島的時候還下著雨,行李放下後在可以看到沙灘的民宿落地窗想外看。
哎呀,我還是在房間先吹吹空調吧。
待到三點多,雨才終於有停下來的苗頭。
往能在房間看到的沙灘出發,延伸出去的海石可以眺望到香港的景色。
(靠近石涌灣方向)
許多人都會在這邊拍點背面全是水的海枯石爛鏡頭。
能看到香港嗎?就是那三個隱約可見的柱狀物處
4點左右雨雲被吹開,藍天和陽光終於露出端倪,趁著天氣變好,便往離民宿稍遠的地方出發。
經過伶仃灣拱橋,去向往山上走的一條沿著岸邊建起的石梯。
石梯能看到的是沙灘方向背面的海,沒有人群,只有海浪翻湧。
太陽快下山的時候烏雲壓頂,回到民宿睡了一會兒,打算往島上唯一的海鮮街出發。
突然就下起了暴雨。
躲雨正好進到市場,稍微瞭解了裏面的物價,也跟一家水果攤的店主攀談幾句。
雨勢減緩就往餐廳出發。
這邊的餐廳基本都是大排檔,店主會領著食客到有關係的海鮮檔裏買海鮮,然後回到餐廳加工。
外伶仃島自產的海鮮其實只有海膽、將軍帽和狗爪螺,海鮮街裏多人買的卻是蟹、蝦和瀨尿蝦,而且什麼東西價格是外面的一倍。
看了一圈時間晚了,新鮮的當地海鮮也沒有了,最後這頓沒吃海鮮。
晚上扛著三腳架,避開沙灘上鄉土氣息濃厚的霓虹燈,在民宿頂層拍了下星空。
第一次用B門拍夜空,而且沒有快門線導致只能用手機APP控制,不論是調參數還是對焦都非常不方便。
第二天颱風已經遠離,天氣開始變得炎熱,日曬非常強烈。
去之前看了香洲港裏的介紹說島上還有個叫大東灣的沙灘很漂亮,就選了往那邊走。
先是一段叫1號綠道的路,上坡下坡,經過相思嶺度假酒店,再往前走就是兩條岔路。
一邊上山到北帝廟和石林公園,一邊繼續綠道。
因為不認識路也不想爬山,推測北帝廟和幾塊石頭沒什麼看,就繼續往綠道走。
現在看來可能根本沒有走對路,從1號綠道到2號綠道快走完,只看到一個估計是塔灣的地方,
路上只有採石場,延伸下去也應該只是環山路,最後只能沿路返回放棄。
而且接近中午日照過猛,身體也有點撐不下去。
唯一的收穫則是在小岔路發現了黃牛母子。
從相思嶺背後靠海的路往山下走,實際上就是昨天走了另外一段“玉帶環腰”。

中午吃飽喝足,回到民宿吹了好久空調。
下午四點多再次出發,往靠近民宿這邊的一段“玉帶環腰”走。

沿途有很多適合垂釣的地方,還有人文相關刻著介紹的麻石。
雖然說太陽光如此耀目,但月亮其實也差不多時間能看到了。
當地這個季節的日落大概在19:15分左右,將近七點才選了一段地點開始拍落日。
看過日落,天還沒完全黑下來。
今天嘗了當地的海膽炒飯,海膽量少口味一般。
吃過飯後到沙灘享受了一陣海水泡腿,才終於從身體裏溜走最後一絲暑熱。
晚上又拍了一陣天才捨得睡覺。
所以很亮很亮那顆是什麼?中間那道莫不是銀河?
沒下APP(Star Walk之類)的人一臉蒙蔽。
最後一天突發奇想跑去拍了點角度清奇的照片,看著九點半十點新鮮進貨的海鮮,中午終於嘗到了當地特產。
殼像個斗笠的將軍帽,說像鮑魚但口感偏軟也有鮮甜味。

狗爪螺重點批評下,沒什麼吃的味道也不怎樣。
吃好開始回程,由於來時風浪太大吐到心理陰影。
這次還沒上傳就覺得頭暈作嘔,毫不猶豫另付了錢享受下VIP待遇。
原來以為在二樓更寬闊的一等艙,沒想到是被帶到駕駛艙去了
港珠澳大橋,越近城市水就越黃。

看著海浪迎著海風一點都不暈船,這次旅行完美落幕啦
珠海的一個小角落是個曾經生活過幾年的地方,這次隔了十多年再度踏上這片土地,為的不是去澳門

目的地是屬珠海市的外伶仃島,從香洲港出發70分鐘船程¥120,實際上離香港離島角落是到珠海的一半距離。
出發到高鐵珠海站,乘坐11路公交¥2大約50分鐘到達香洲港客運站(碼頭),就到達外伶仃島。
由於出發前一天颱風剛過境,海上風力不算小,揚揚落落晃吐了一船95%乘客

見識過了各種所謂古鎮的落後鄉鎮風光,來這邊也不需要期待有多少改善。
到了碼頭映入眼簾的就是一棟鄉村簡歐風酒店,以及一群來接人到各民宿的招待員。
這邊還樹了個文天祥像,簡単介紹了點他的事跡。
上島的時候還下著雨,行李放下後在可以看到沙灘的民宿落地窗想外看。
哎呀,我還是在房間先吹吹空調吧。
待到三點多,雨才終於有停下來的苗頭。
往能在房間看到的沙灘出發,延伸出去的海石可以眺望到香港的景色。
(靠近石涌灣方向)
許多人都會在這邊拍點背面全是水的海枯石爛鏡頭。
能看到香港嗎?就是那三個隱約可見的柱狀物處

4點左右雨雲被吹開,藍天和陽光終於露出端倪,趁著天氣變好,便往離民宿稍遠的地方出發。
經過伶仃灣拱橋,去向往山上走的一條沿著岸邊建起的石梯。
石梯能看到的是沙灘方向背面的海,沒有人群,只有海浪翻湧。
太陽快下山的時候烏雲壓頂,回到民宿睡了一會兒,打算往島上唯一的海鮮街出發。
突然就下起了暴雨。
躲雨正好進到市場,稍微瞭解了裏面的物價,也跟一家水果攤的店主攀談幾句。
雨勢減緩就往餐廳出發。
這邊的餐廳基本都是大排檔,店主會領著食客到有關係的海鮮檔裏買海鮮,然後回到餐廳加工。
外伶仃島自產的海鮮其實只有海膽、將軍帽和狗爪螺,海鮮街裏多人買的卻是蟹、蝦和瀨尿蝦,而且什麼東西價格是外面的一倍。
看了一圈時間晚了,新鮮的當地海鮮也沒有了,最後這頓沒吃海鮮。
晚上扛著三腳架,避開沙灘上鄉土氣息濃厚的霓虹燈,在民宿頂層拍了下星空。
第一次用B門拍夜空,而且沒有快門線導致只能用手機APP控制,不論是調參數還是對焦都非常不方便。
第二天颱風已經遠離,天氣開始變得炎熱,日曬非常強烈。
去之前看了香洲港裏的介紹說島上還有個叫大東灣的沙灘很漂亮,就選了往那邊走。
先是一段叫1號綠道的路,上坡下坡,經過相思嶺度假酒店,再往前走就是兩條岔路。
一邊上山到北帝廟和石林公園,一邊繼續綠道。
因為不認識路也不想爬山,推測北帝廟和幾塊石頭沒什麼看,就繼續往綠道走。
現在看來可能根本沒有走對路,從1號綠道到2號綠道快走完,只看到一個估計是塔灣的地方,
路上只有採石場,延伸下去也應該只是環山路,最後只能沿路返回放棄。
而且接近中午日照過猛,身體也有點撐不下去。
唯一的收穫則是在小岔路發現了黃牛母子。
從相思嶺背後靠海的路往山下走,實際上就是昨天走了另外一段“玉帶環腰”。
中午吃飽喝足,回到民宿吹了好久空調。
下午四點多再次出發,往靠近民宿這邊的一段“玉帶環腰”走。
沿途有很多適合垂釣的地方,還有人文相關刻著介紹的麻石。
雖然說太陽光如此耀目,但月亮其實也差不多時間能看到了。
當地這個季節的日落大概在19:15分左右,將近七點才選了一段地點開始拍落日。
看過日落,天還沒完全黑下來。
今天嘗了當地的海膽炒飯,海膽量少口味一般。
吃過飯後到沙灘享受了一陣海水泡腿,才終於從身體裏溜走最後一絲暑熱。
晚上又拍了一陣天才捨得睡覺。
所以很亮很亮那顆是什麼?中間那道莫不是銀河?
沒下APP(Star Walk之類)的人一臉蒙蔽。
最後一天突發奇想跑去拍了點角度清奇的照片,看著九點半十點新鮮進貨的海鮮,中午終於嘗到了當地特產。
殼像個斗笠的將軍帽,說像鮑魚但口感偏軟也有鮮甜味。
狗爪螺重點批評下,沒什麼吃的味道也不怎樣。
吃好開始回程,由於來時風浪太大吐到心理陰影。
這次還沒上傳就覺得頭暈作嘔,毫不猶豫另付了錢享受下VIP待遇。
原來以為在二樓更寬闊的一等艙,沒想到是被帶到駕駛艙去了

港珠澳大橋,越近城市水就越黃。
看著海浪迎著海風一點都不暈船,這次旅行完美落幕啦

PR
2018/03/11 (Sun) 15:21
這篇也是拖得有點久,去年深秋拖到今年春末
。
雲南澄江縣的撫仙湖,據聞是國內最大的淡水湖。
環湖100公里+,於是我也花了6天住在東西北三岸,怎麼都算是縱橫了一把。
第一天 祿充景區
中午11點過的飛機出發到昆明,抵達長水機場的時候兩點剛過。
事先調查了去澄江的路線,可以直接乘坐機場4號快綫到昆明南客運站。
機場快綫到南客運站票價¥25,1小時左右車程。
下車後在客運站換乘汽車到澄江客運站,必須實名購票,票價¥20,一個半小時車程。
到澄江汽車站可以換乘公交車直接到達祿充風景區口,耗時也得1個半小時。
澄江只有一個汽運站,站內有公交直達景區,所以一開始就選擇了西岸作為落腳點。
抵達民宿已經6點半,那邊天已經黑下來了。隨便吃了一頓就休息了。
那邊走哪都能見到的菜大概是銅鍋飯,放肥肉和薯仔一起做的,非常油膩。
還有煎藕餅和藕粉之類的,藕粉倒是清爽,像甜品。
第二天 觀日出→孤山島→碧雲寺
祿充風景區內就有觀景臺,看日出和看海鷗都不錯又方便。

雲南澄江縣的撫仙湖,據聞是國內最大的淡水湖。
環湖100公里+,於是我也花了6天住在東西北三岸,怎麼都算是縱橫了一把。
第一天 祿充景區
中午11點過的飛機出發到昆明,抵達長水機場的時候兩點剛過。
事先調查了去澄江的路線,可以直接乘坐機場4號快綫到昆明南客運站。
機場快綫到南客運站票價¥25,1小時左右車程。
下車後在客運站換乘汽車到澄江客運站,必須實名購票,票價¥20,一個半小時車程。
到澄江汽車站可以換乘公交車直接到達祿充風景區口,耗時也得1個半小時。
澄江只有一個汽運站,站內有公交直達景區,所以一開始就選擇了西岸作為落腳點。
抵達民宿已經6點半,那邊天已經黑下來了。隨便吃了一頓就休息了。
那邊走哪都能見到的菜大概是銅鍋飯,放肥肉和薯仔一起做的,非常油膩。
還有煎藕餅和藕粉之類的,藕粉倒是清爽,像甜品。
第二天 觀日出→孤山島→碧雲寺
祿充風景區內就有觀景臺,看日出和看海鷗都不錯又方便。
2018/03/10 (Sat) 14:54
2017/07/09 (Sun) 16:36
畢竟第一次做攝影機愛好者
當然是選了最ベタ的,拍荷花
。
去了兩個公園,三次。
不同的天氣,得到不同的結果。
總之,長鏡頭是一定需要的,不然還不如拿個手機隨便拍拍。
另外陽光也是需要的,如果是陽光下的暴雨則是最美的
要求太高
第一次是在烈日下。
55拍出來就是這樣亂糟糟的效果,至少我的技術只能拍出這樣亂糟糟的效果【挖鼻
長焦就好很多,不過這張加了遮光罩還是有鏡頭炫光(?)在右下。
這張就沒有了,不過拍的角度很一般。
後來還蹲到了一隻呱呱,為了拍它被叮了滿腿滿手的包

後來去了第二個地方拍,這邊開的比較大點。
這次拍的色調不論怎麼調都覺得怪怪的,算了
後來趁著下雨又跑去拍了幾張。
沒拍到蓮葉乘不住雨水傾下來的那瞬間,可惜後來雨停了等不到這樣的場景。
あぁ、悔しい
。

當然是選了最ベタ的,拍荷花

去了兩個公園,三次。
不同的天氣,得到不同的結果。
總之,長鏡頭是一定需要的,不然還不如拿個手機隨便拍拍。
另外陽光也是需要的,如果是陽光下的暴雨則是最美的


第一次是在烈日下。
55拍出來就是這樣亂糟糟的效果,至少我的技術只能拍出這樣亂糟糟的效果【挖鼻
長焦就好很多,不過這張加了遮光罩還是有鏡頭炫光(?)在右下。
這張就沒有了,不過拍的角度很一般。
後來還蹲到了一隻呱呱,為了拍它被叮了滿腿滿手的包


後來去了第二個地方拍,這邊開的比較大點。
這次拍的色調不論怎麼調都覺得怪怪的,算了

後來趁著下雨又跑去拍了幾張。
沒拍到蓮葉乘不住雨水傾下來的那瞬間,可惜後來雨停了等不到這樣的場景。
あぁ、悔しい
